在我国的城市化高速发展进程中,许多传统建筑与城市特色被毁,“千城一面”成为突出问题。随着小城镇建设大潮的到来,古城、古镇、古建筑在保护和更新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再度成为业界及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3月16日,由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为支持单位,苏州市吴都学会主办,CIOB 苏州中心、吴都智库(筹)协办,苏州吴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国内外100多位专家学者、各地古建保护项目负责人和相关媒体齐聚苏州,共同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古城的保护与更新。
苏州市政协副主席程华国、苏州市社科联副主席汪苏春等苏州市领导分别为大会致欢迎词。原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会长张柏、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晋宏逵、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协会(CIOB)全球主席瑞贝卡、中国企业家高端平台正和岛总裁黄丽陆、国家首批特色小镇评审组组长吕斌、同济大学城市规划院院长周俭、四川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长朱小南、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委会主任何智亚等知名专家,先后介绍了当前国内古城保护与更新的理念及案例。同时北京大栅栏、天津第五大道、成都宽窄巷子、南京1912、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等国内多个知名街区项目责任人,分享了案例实操经验,并就如何在保护与更新的基础上激活历史街区的市场活力,做了互动交流,为历史街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论坛的主办方,苏州市吴都学会会长史建华说,本次论坛旨在汇聚行业精英,推动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从专家们的讲演和实战案例的分享,他看到了一篇篇生动的古城保护教材。“此次研讨,反映了当前我国对古城保护的理论研究和操作实践的真实水平。对未来古城保护的实施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和保护的样板。”他认为,要用新的理念系统地运作古城保护。首先是在保护的前题下,把更多的功能更新融入城市运营中,同时强调从定位到后期经营的系统性管理;其次要重视规划设计,也要重视操作实施,不能把实施工作简单化。
街区分享:北京南锣鼓巷
作为南锣鼓巷总体规划负责人,吕斌教授从文化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新视角,以南锣鼓巷为例,系统介绍一个基于社区营造的旧城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再生规划与实施机制,通过历史文化街区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育和发展的价值,进而探索适合北京,适合我国城市旧城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再生的多元途径。
街区分享:四川都江堰西街
都江堰西街历史街区规划的难度呈现多元化,主要有多选择性的优惠重建安居政策;建筑分类保护与优惠补助政策相衔接;向业主讲解规划保护要求并需结合民意;政府联合办公、提供方案、推荐施工单位及业主自愿签约、参与设计、监督建造过程;规划实施步骤结合社区参与等多方面规划特点。
多个历史文化街区负责人交流沙龙(北京、天津、成都、南京、苏州)
街区分享:北京大栅栏
以改善民生为首要问题,风貌保护为根本目标,区域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最终落脚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首要问题:加大人口疏解、改善居住环境、完善配套设施;(2)根本目标:科学保护,有机更新、历史风貌保护、传统文脉延续;(3)最终落脚点:融入现代生活方式、完善产业功能、提升区域经济。
五大道街区向我们展示了实践模式:PPIS。在规划理念上运用“Push推模式”;在工程修缮、资金利用上运用“Pull拉模式”;在产业融合、功能布局、管理运营中运用“Interact交互模式”;在腾迁安置工作、强化社区服务、社会形象上运用“Service服务模式”。
以政府统筹、整合资源为主,现代化企业运营为辅,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负责宽窄巷子的招商、运营、营销等方面的工作,精选商业业态,主要展现“传统的四川文化”、“成都中西文化的完美合璧”、“时尚与传统并存”三个方面。
对街区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及定位,加强文化投入,提升街区文化品质,大力推进创新工作,夯实基础,积极更新硬件设施,发展“文商旅”主题。
通过介绍平江路的历史遗存与人文景观、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及平江路品牌打造与产业发展,将对于平江路古宅修复与建筑更新的思考,提升到对苏州古城风貌和功能提升的高度。
为更有效探索中国古城保护的实践路径,本次参会的这些古城保护方面的专家和优秀操作者,还将组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相互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及时总结经验、探索难题、创新方法。